21
顾客进店却没有达成交易,
一般有两种情况:
一种是今天不买,但仍然有下次继续进店选购的可能;
还有一种就比较糟糕了,就是下次再也不来了,而且还劝告身边的亲朋好友,别来这个店买东西。
也就是说,一个未成交的顾客,还阻碍了更多的潜在顾客。
在顾客不来的原因里,销售人员的人为因素要排在第一位,那么究竟是的哪些因素导致了顾客进店后不购买呢?皮尔卡丹分析基本如下:
●1.表情难看
●2.话难听
●3.肢体动作让顾客不高兴
●4.慢待或是不尊重顾客
●5.专业程度不够
一句话总结,就是把顾客给得罪了。这得罪分两种,有意得罪人和无意得罪人,例如说辱骂顾客,殴打之类属于有意得罪人,当然,这类低级错误,已经很少有销售人员会干的出来了。但是,无意中的得罪顾客呢?
无意中得罪顾客情况具体有哪些呢?
1、表情
顾客进店时,销售人员肯定会进行有意识控制,展露笑容,甚至还会露出八颗牙齿之类,但是,仅仅在几十秒之后,营业员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与顾客的沟通上了,失去了对面部表情的控制,鄙视,怀疑,困意的表情都会出现,一个冷峻的眼神就灭杀了顾客的热情。
2、说话得罪人
这里所指的得罪客人的话,不是传统意义上那些得罪顾客的禁语,例如:
A.看好了再试!
B.你上别人家看看吧!
C.你到底买不买啊!
而是营业员自己认为很正确的话,或是口头禅,例如:
1)直接否定顾客原有的购买计划
2)批评顾客当前在使用的产品
3)我说句真话吧(顾客一听,噢,这句是真的,咦,那前面那些话呢?)
4)我们店里有个规定(上对下才说规定,店里凭什么对顾客说规定)
5)这是全国统一售价(多么硬的口气,直接回绝了顾客打算商量一下的设想)……
3、肢体动作得罪人
人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一样,也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,很多肢体动作,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,一边倚着货架一边说话的大有人在哦~
4、现场动作得罪人
顾客在场选购产品,其他销售人员在角落,一边说悄悄话,一边看着顾客,你猜这顾客会想到什么?这是在说我吧……肯定没说我好话……好事不避人,避人没好事!走了!
5、甚至是生理因素得罪人
笔者只说两个数据,国人六成以上有出现口臭的可能,而有口臭的人群里,有八成的人自己又闻不出来……
6、语速问题
切记:能说≠会说,说话的速度超级快,说了半天顾客不但没有理解,而且会厌烦。
要么就是说话太慢或不说,半天说不到重点,让顾客失去耐心。
7、抬货压人,还是压货抬人?
如果我们在无意中得罪顾客,顾客会对店铺以及品牌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,接下来就很自然的放弃购买计划,离店走人。
时间一长,销售人员以为顾客真的不买,而忽视了无意中得罪顾客才是业绩的第一杀手!
而这些拉低业绩的无意之举,你的店铺都有避免么?